

PO LEUNG KUK
WU CHUNG COLLEGE
保良局胡忠中學

中國歷史
- 
課程宗旨 - 
理解重要歷史事件的由來、發展及相互關係,掌握事物的變革軌跡及發展趨勢,以古鑑今,策畫未來; 
- 
整理、綜合及分析相關的歷史資料,運用歷史探究的方法,提升個人思辨及評價史事的能力; 
- 
培養解難、內省、批判及創意思維等技能,提升他們處理日常生活事務及參與社會決策的能力; 
- 
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培育個人對社會、國家及民族的責任感 
- 
體會中外文化交流的意義,欣賞中國文化的特質與價值所在,建立民族認同感,尊重不同的文化與承傳。 
 
- 
- 
課程架構/大綱 - 
初中: - 
甲部課程(政治史): - 
中一級:中華民族的起源至安史之亂與唐衰亡 
- 
中二級:五代的興替與宋統一至清廷的圖強 
- 
中三級:由辛亥革命至改革開放 
 
- 
- 
乙部課程(文化史): - 
中一級:石窟藝術、玄奘西行與中外文化交流 
- 
中二級:都城建築:北京城 
- 
中三級:民國時期社會文化發展 
 
- 
 
- 
- 
高中 - 
必修部分:「歷代發展」部分側重時序設計,以政治史為主 - 
甲部:自上古至十九世紀中葉,分五個時期【1夏商周、2秦漢、3魏晉南北朝、4隋唐、5宋元明清(至鴉片戰爭前)】,研習能突顯該時期特色的課題。 
- 
乙部:自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末,分三個時期【1鴉片戰爭至辛亥革命、2辛亥革命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二十世紀末】,研習能突顯該時期特色的課題。 
 
- 
- 
選修部分:「歷史專題」部分:主題式設計,有六個單元,老師會選教其中一個單元: - 
「二十世紀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承傳與轉變」 
- 
「地域與資源運用」 
- 
「時代與知識分子」 
- 
「制度與政治演變」 
- 
「宗教傳播與文化交流」 
- 
「女性社會地位:傳統與變遷」 
 
- 
 
- 
 
- 
- 
研習方法/策略 - 
採用探究模式研習歷史,通過啟疑、鑽研、檢視及反思的學習歷程建構知識。學習蒐集、理解及運用不同種類的史料,利用不同的資訊科技,搜尋及解讀各種史料,如文字檔案、歷史照片、影片、錄音、地圖等,以增強對史料的認識與運用,整理及辨識不同的史學觀點,最後成功建構個人對史事的識見。 
 
- 
- 
評估方式 
A. 校外(香港中學文憑試)
B. 校內評估

本校畢業生楊位恆(CU HISTORY)、梁默田(CU中國研究)及張園沁(CU HISTORY)到訪真道書院,講解中國歷史科文憑試心得


大澳文化考察

參觀故宮文化博物館
參觀故宮文化博物館

中大歷史日

福建歷史文化考察團—土樓


參觀歷史博物館—夏商周文明展

歷史人物選舉

中華文化周—投壺活動
福建歷史文化考察團—鄭成功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