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 LEUNG KUK
WU CHUNG COLLEGE
保良局胡忠中學

生活與社會
-
課程宗旨
-
幫助學生正面認識自己、提升能力以應付日常和未來的挑戰,並會追求目 標及抱負;
-
幫助學生作出最能適切運用個人及社區資源的決定;
-
讓學生成為有識見及負責任的公民,從而對發展公義仁愛的社會作出貢 獻;以及
-
培養學生對本地、國家及全球議題的靈敏度、興趣和關注。
-
-
學習目標
-
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及社會發展,培養對個人、社會、國家及全球議題的關注和興趣。
-
提升學生思辨及分析能力,迎接生活與未來的挑戰。
-
建立正向價值觀和態度,培養成為有責任公民,增加對香港社會及國家的歸屬感。
-
- 課程架構/大綱
-
研習方法/策略
-
議題探究及多角度思維
-
教師啟導學生認識不同範疇內容,進而鼓勵他們提出問題和尋找答案。在探究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利用自己的經歷、報章、圖書及網上資料,先掌握背景資料,進而在議題探究時,嘗試從多個角度審視議題、資料,以評鑑不同觀點。
-
-
從閱讀中學習
-
本學年初中學生參與中國文化研究所籌建認識國情學生網上自學平台,透過課外文章,回應相題目,期望可讓學生多認識時事和增長知識,進而培養自學習慣。
-
-
照顧學習不同需要
-
科任老師需透過課堂、不同形式課業和測考觀察,為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提供機會予學生發揮所長,加強學生共通能力。
-
-
-
評估方式
-
進展性
-
進展性評估包括學生在課堂的表現 (例如:積極參與、主動發問)、課業成績、預習表現和小測成績,用以評估學生全年各階段的成績,各級的進展性評估佔第二次及第三次學期考試的整體成績15%。
-
-
總結性
-
全年共有三次總結性評估,主要為筆試形式的考試,初中生活與社會的考試題型包括有多項選擇題、填充題、短答題及資料回應題,以評核考生在識別、應用和分析資料等方面的能力。
-
-
-
網上資源

國安教育日網上問答比賽

基本法網上問答比賽

認識成癮講座

認識成癮講座